祭祀祭拜:烧香之意义何在?

2019-06-04 22:21:02人阅读老吴公墓

烧香之意义何在?

有以下几点:

(1)供养诸神。香云缭绕,腾空供养,供养上界云府高真,中界岳渎威灵,下界水府仙官,三界诸神。有一首《三宝香》说得好:“愿烧道(经、师)宝香,生生常供养。”

(2)传诚达信。所谓“香自诚心起,烟从信里来。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最有代表性的《祝香咒》就充分地说明了这点:道是由心去学的,而心意要借香烟来表达,当香在玉炉内焚烧时,我们的心也随着香烟吹入黄金殿内,飘至白玉阶前。群仙真圣纷纷驾起仙车,旌旅簇拥着下降道场,我们心中的愿望也就可以奏达九天之上了。

(3)召亡返魂。我们做幽事道场时,又可通过焚香摄召亡魂,有谓:“以此真香摄召请,当愿亡者悉遥闻”。又谓:“一炷明香通信去,五方童子引魂归”。全真仪范中有“一炷返魂香”,而广东《散花科》中更有:“三炷返魂香”之说:“一炷返魂香,径通三界路……”;“再炷返魂香,直透幽冥府……”;“三炷返魂香,飘渺通十殿……”

(4)清静身心。受过戒的老修行都晓得《受持诸品咒》中有“上香时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静”的说法。重阳祖师有词曰《踏莎行·咏烧香》,是这么写的:“身是香炉,心同香子,香烟一炷分明是,依时焚透昆仑,缘空香泉袅祥瑞。”

(5)辟秽除邪。由于香烟有芳香空气,杀灭病菌的作用,故古来就用作“空气清新剂”,有瘟疫之时更作为“空气消毒剂”而大派用场,广东至今仍有地方保留着每年舞“火龙”的习俗,就是为了纪念百余年前一场瘟疫中有位道人教他们用干草扎成长长的草龙,上面插满香,点燃后围着整个村子绕几圈,及时遏制了瘟疫蔓延的功绩。据推测,可能是香中含有的硫磺杀灭了空气中的病毒,所以才有此神效。在这次防治“非典型肺炎”中有关部门提出了各种空气消杀的方法,其中就有“熏香”一条。

(6)与人祈福。《玄门朝科》中的许多说文,都有“愿以此烧香功德,归流醮信人家,家门迪吉,眷属平安……”;“愿以此烧香功德,归流醮信人家,观颐自乐,御履相欢……”这样的说法。可见烧香功德,于己于人,都可谓大矣。

总结说来,烧香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神、人、鬼三者沟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中介,我们通过烧香,与神、与人、与鬼都结了善缘。故此说:“九天之上,惟道独尊,万法之中,焚香为先。”烧香既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烧香,当然很有讲究了。所烧的香主要分线香和檀香两种,平日多用线香。周高德道长在《道教文化与生活》一书中有详细的介绍,

主要做法是:

(1)选三支香,不要断香。

(2)点燃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左右摆灭,不能用口气吹灭)。

(3)面对神像,双手举香(与额相齐),躬身敬礼。

(4)用左手上香,三炷香要插直、插平,间隔不过一寸宽,以表示“寸”(诚)心。

(5)上香毕,即行叩拜礼。而任宗权道长在《道教手印研究》中更深入说明:以“燃灯印”燃香,以“大慈印”捧香,以“白鹤诀”插香。第一次插香,默“霐”,插香时默念“唵”心存“心”,并默诵“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持天尊,永脱轮回”;第二次插香,默“澄”,插香时默念“吽”心存“性”,并默诵“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第三次插香,默“氵明”,插香时默念“唎”心存“诚”,并默诵“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

如烧檀香,又称为“拈香”或“捻香”。香要劈成一分粗细,一寸长短。拈香时可持简,也可不持。第一炷香,以“玉清印”拈起,天目书“霐”,默咒“初炷真香径诣玉清宫供养元始天尊”,左手插香入炉中央;第二炷香,以“上清印”拈起,天目书“澄”,默咒“二炷真香径诣上清宫供养灵宝天尊”,左手插香入炉右方;第三炷香,以“太清印”拈起,天目书“氵明”,默咒“三炷真香径诣太清宫供养道德天尊”,左手插香入炉左方。

烧三炷香,通诚祈福。时下有一些人烧香,一把一把地香焚烧,认为是多多益善,实是一种误解。顺带说一下,全真原有“香禁燃檀”的禁忌,原因是古时皇宫中用檀末涂壁,谓之“香泥”,每年一换。换下后香商便收购来制香出售,故京中香铺所卖的香其色黄且臭浊,这样宫泥秽香,如何能够敬神呢?相传唐代叶法善天师曾误用宫檀,致受七孔流血之罚,所以后世全真道士都十分谨慎地选择檀香。

    原创文章 请勿转载:https://www.hongfengling.com/guoxue/binzang/93.html
    感谢您浏览成都老吴公墓网!
    互动热线:183 283 29737